黨報記者重訪山東抗日根據(jù)地|徂徠山 黑鐵山

2019年08月05日 11:38  來源:大眾日報·新銳大眾

  莽莽群山中紅色信仰傳承不息

  抗日戰(zhàn)爭期間,位于魯中地區(qū)的徂徠山、黑鐵山爆發(fā)了兩場著名的抗日武裝起義。1938年1月1日,中共山東省委在徂徠山發(fā)動了抗日武裝起義。1937年12月26日,長山中學師生等抗日力量組成的隊伍匯集在黑鐵山下,發(fā)動了黑鐵山武裝起義,打響了魯中地區(qū)武裝抗日第一槍。在魯中地區(qū)崇山峻嶺間,革命志士拋頭顱、灑熱血,書寫了驚天地、泣鬼神的壯麗篇章。驕陽似火的七月,記者再次踏上這片紅色土地,重溫當年抗日武裝起義的紅色記憶,感悟革命精神的薪火相傳,見證革命故土上人民生活的滄桑巨變。

記者方壘(右)采訪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博物館館長丁兆村。

記者王磊(左)采訪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的見證者柴德友老人。

  熱土傳薪火徂徠別樣紅 

  ——重訪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革命根據(jù)地 

  □ 本報記者 姜言明 方壘

  汶水湯湯,徂徠巍巍。仲夏的徂徠山,樹木參天、峰巒疊嶂,翠綠色的山脊,一直延伸至天際。

  1938年1月1日,中共山東省委在這里發(fā)動了抗日武裝起義,革命志士拋頭顱、灑熱血,書寫了動天地、泣鬼神的壯麗篇章,使徂徠山成為一座閃耀著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大山。80多年光陰逝去,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精神依然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來人。

  驕陽似火的七月,記者再次踏上這片紅色土地,重溫當年抗日武裝起義的紅色記憶,感悟薪火相傳的革命精神。

  時代變遷 初心永恒 

  “從穿羽絨服一直到穿短袖,前來參觀學習的一直不斷,遇到清明、七一等重要時間節(jié)點,要在山下排一個多小時的隊。”徂徠山林場辦公室主任焦圣濤對記者說。7月10日上午,來自泰山學院數(shù)學系的師生代表正開展暑期主題實踐教育,“像這樣的參觀團隊,每年大概要接待2萬多人次”。

  走進徂徠山林場,徂徠山起義舊址前馬頭山上的紀念碑巍然屹立,碑正面“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”12個鎦金大字,隨著時光的推移愈發(fā)厚重。

  “‘每一個優(yōu)秀的共產(chǎn)黨員,脫下長衫,到游擊隊去!’在這一莊嚴號召的鼓舞下,1938年1月1日,中共山東省委率領共產(chǎn)黨員、民先隊員及愛國志士約160人,集聚徂徠山大寺,宣布成立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第四支隊。隊伍初戰(zhàn)寺嶺,大振軍威;再伏四槐樹,痛擊日寇;繼又進占萊蕪,攻入博山。連續(xù)的勝利大大鼓舞了人民斗志,有力地打擊了日偽的囂張氣焰。”泰安市岱岳區(qū)黨史辦原主任張宗恩向記者講述當年的故事。

  為何會選擇徂徠山作為起義發(fā)動地?《八路軍山東縱隊史》(中共黨史出版社,1995年出版)中這樣寫道,“徂徠山處于(山東)全省腹地。它北依泰山,南靠蒙山,東臨蓮花山,西近津浦鐵路;內(nèi)有群山可屏,攻守兼宜;附近一帶各縣共產(chǎn)黨的力量較強,群眾基礎好,有利于開展游擊戰(zhàn)爭和建立抗日根據(jù)地。因此,山東省委在1937年10月研究部署全省抗日武裝起義的計劃時就已確定,省委直接領導泰安、萊蕪、新泰、寧陽、泗水等縣的黨組織,以徂徠山為集結點,發(fā)動抗日武裝起義!

  如今的徂徠山,是全省第二大國有林場、國家森林公園、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、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……“林場從建場之初不足2000棵樹到現(xiàn)在森林覆蓋率87.8%,植被覆蓋率92.4%,綠色植物達到1100多種,離不開徂徠山抗日革命精神在林場的傳承延續(xù)!苯故f。從上世紀50年代的荒山造林,到70年代與病蟲害作戰(zhàn),再到90年代體制改革的艱難轉型,至今日擁有13.5萬畝森林的全國國有林場改革試點,“人在,樹在”是一輩一輩徂徠山林場人不變的初心。

  不忘歷史 繼往開來 

  與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相隔幾公里的房村鎮(zhèn)磨山峪村,是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博物館所在地。7月11日,記者來到博物館采訪,碰巧趕上正在舉行的“緬懷劉振華將軍 弘揚徂徠山精神”活動。當天是劉振華將軍逝世一周年,記者懷著崇敬之情,與在場的嘉賓一起向老將軍遺像敬獻花籃、默哀鞠躬,重溫徂徠山抗戰(zhàn)精神。

  “劉振華是徂徠山走出來的最高將領,他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的建成!辈┪镳^館長丁兆村告訴記者,他曾三次拜訪老人,每次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老人一生清貧,用過的桌子掉了好幾層皮!邦I導就用這樣的桌子么?”“這辦公桌,大隊書記都不用了!”前來參觀的人無不驚訝。“是的,這就是上將的辦公桌!”丁兆村向眾人解釋,在部隊安排統(tǒng)一更換家具的時候,老人曾說過:“這桌子用了幾十年,習慣了,F(xiàn)在我退休了,不給國家作貢獻了,不能浪費國家的錢,要把錢用在刀刃上!

  “正是靠這種艱苦奮斗的精神,共產(chǎn)黨人在抗戰(zhàn)時期戰(zhàn)勝了數(shù)不清的磨難,取得了決定性勝利!倍≌状逭f。

  作為土生土長的徂徠山人,丁兆村是聽著徂徠山抗日故事長大的。談起博物館的建成,背后也有頗多故事。2009年,丁兆村看到年久失修、疏于管理的烈士墓,深感對不起流血犧牲的先烈們。學醫(yī)出身的他萌發(fā)了建立紅色文化基地的想法。為征集抗戰(zhàn)物品和資料,他常常夜以繼日地工作,曾3天驅車7000里,走訪多位參加徂徠山起義的老戰(zhàn)士,征集到寶貴的文獻文物資料。目前,館藏物品有洪濤使用過的行軍床、作戰(zhàn)地圖,林浩用過的懷表,張一民使用的藥箱等1500余件。

  當記者來拜訪丁兆村的時候,他正為博物館選拔新的講解員!敖窈筮將在目前基礎上建立山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,把十大起義都濃縮到徂徠山,建立研學基地,發(fā)展紅色旅游。”他對未來充滿期待。

  軍民同心 筑夢未來 

  從烽火硝煙中百姓的“避難所”,到集紅色旅游、現(xiàn)代農(nóng)業(yè)、休閑觀光于一體的“花果山”,徂徠山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定位,但山區(qū)人民積極向上的奮斗熱情一直不變。

  7月的房村鎮(zhèn)三棵樹農(nóng)場培訓基地,不時有糕點味道飄出!拔蚁矚g做面點,這里有專業(yè)的老師,能學到很多!痹诳鞠淝暗却嘛灣鰻t的村民侯海燕滿心歡喜,“有了這門手藝,就能考證找工作!”

  房村鎮(zhèn)政府主任科員孟娟告訴記者,今年4月30日,房村鎮(zhèn)成立婦女合作社,由鎮(zhèn)政府出資免費為全鎮(zhèn)婦女提供就業(yè)培訓,著重解決婦女致富無技術少門路等難題,切實把服務送到群眾的心坎上!袄习傩招枰裁,我們就干什么! 這樣的魚水深情早在抗戰(zhàn)時期就已結下!狈看彐(zhèn)鎮(zhèn)長彭彬語氣堅定。

  當年,徂徠山一帶的老百姓都知道,四支隊司令員洪濤身經(jīng)百戰(zhàn),殺敵無數(shù)。不幸的是,年僅26歲的他于1938年5月25日不幸病逝。據(jù)張宗恩介紹,最后救治洪濤的劉先生在得知他是司令員時,把藥鋪珍藏的人參、三七全都拿了出來;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拿著剛摘的櫻桃,急著往洪濤嘴里塞;前院的老大娘端來原本為兒媳婦坐月子準備的雞湯……一件件小事早已成為塵封的歷史,但徂徠山人民愛黨愛軍的深情地久天長。

  昔日,徂徠烽火燭照四方;今日,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精神薪火相傳、血脈永續(xù)。如今徂徠山起義舊址已經(jīng)發(fā)展成泰安重要景區(qū),尤其是徂汶景區(qū)成立,徂徠鎮(zhèn)、房村鎮(zhèn)等劃入高新區(qū)后,徂徠山革命老區(qū)發(fā)展進入快車道。未來,一批投資過百億的康養(yǎng)、休閑、體育、養(yǎng)老等綠色產(chǎn)業(yè)將落戶高新區(qū)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,徂徠山區(qū)人民正在黨的領導下奮力譜寫新時代的壯麗篇章。

  鐵山首義祭刀槍先人英名耀家鄉(xiāng) 

  ——重訪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舊址 

  □ 本報記者 王磊 馬景陽

  本報通訊員 李波

  雨后的黑鐵山籠罩在云霧里。遙遙望去,山巖谷石若隱若現(xiàn),仿佛埋伏了層層奇兵。走近了,卻見路旁的小花殷紅若血,經(jīng)冬歷春的松柏青翠欲滴……

  7月上旬,在淄博市張店區(qū)的這座山上,我們感受到一種力量和精神。

  1937年12月,在黨的領導下,當?shù)亻L山中學的60多名師生,小的只有13歲,大的也就20多歲,手握三桿步槍,揮舞八把馬刀,與其他抗日力量一起,在鐵山打響魯中地區(qū)武裝抗日第一槍。

  抗日要有鋼鐵一般的意志,從此這座山改名為黑鐵山,黑鐵山兒女開啟了保衛(wèi)家鄉(xiāng)、建設家鄉(xiāng)的壯麗篇章。

  有了黨的領導 

  任何艱難險阻都能戰(zhàn)勝 

  “起義隊伍人少、武器差,但屢戰(zhàn)屢勝,不斷發(fā)展壯大,根本原因是有黨的領導!7月11日,原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館長王之謙,打著有力的手勢對我們說。

  當時,面對日寇鐵蹄進犯,極具正義感的長山中學校長馬耀南,打算拉隊伍抗日。中共山東省委獲悉后,派出姚仲明、廖容標和趙明新三名黨員,以教員身份來到長山中學開展工作,組成了直屬省委領導的特別黨小組。

  在特別黨小組領導下,1937年12月26日,這支以中學師生為骨干的隊伍宣布起義,組成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。1938年元旦晚上,第五軍發(fā)起起義后的首戰(zhàn)——廖容標率30名隊員夜襲長山城外的偽軍據(jù)點,斃傷偽軍數(shù)十名,奪取槍支40多條。初戰(zhàn)告捷,極大提振了起義部隊的士氣。

  此后,起義部隊伏擊小清河、血戰(zhàn)白云山……愈戰(zhàn)愈勇,半年內(nèi)發(fā)展到5000多人。擴充后的部隊愈加重視黨的建設,原無黨派人士馬耀南在起義后第二年入黨。

  在新時代,堅持黨的領導是實現(xiàn)鄉(xiāng)村振興的根本保障。坐落在黑鐵山上的起義指揮部舊址、紀念碑,是山下百億元強村傅山村投資建設的。傅山村走的路子是抓黨建帶脫貧。

  1982年,傅山村還是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,青年黨員彭榮均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。彭榮均和支部班子其他成員反復研究,決定跳出農(nóng)業(yè)搞發(fā)展。他們從建筑隊做起,先后建起石灰廠、面粉廠!拔覀冎挥行W文化水平,也沒有技術人員,預算搞不了,施工也施不了。怎么辦?支部開會決定,在這方面要舍得投入,派人去中專、大學委培學習!

  有了知識,傅山村很快發(fā)展起來。現(xiàn)在,他們在繼續(xù)發(fā)展工業(yè)的同時,發(fā)展了物流、鐵路貨運、旅游度假村等,推進新舊動能轉換。2018年,傅山村產(chǎn)值達到160億元。

  “菩薩司令”彰顯人民情懷 

  94歲的太平村村民柴德友,是目前黑鐵山起義僅存的見證者。如今,他的聽力非常不好,只能依靠保姆來“翻譯”。

  7月12日,在老人的家里,記者想問第五軍為老百姓做了些什么事。保姆可能有些緊張,翻譯成“做了些什么壞事”。沒想到老人生氣了,猛地一揮手,幾乎嚷著說:“廖司令他們沒干過壞事啊!都是給老百姓做好事!幫我們打掃院子,幫我們砍柴火、挑水!

  說著說著,柴德友突然話鋒一轉:“還有首歌嘞!儲備給養(yǎng)實在真困難,可憐百姓實在不能擔。一日兩餐肚子難得飽……”有點沙啞的聲音飄蕩在小屋里,感情卻是那么真摯,我們肅然敬聽!八麄兙褪且惶斐詢深D飯,也不增加老百姓的負擔!”最后,老人幾乎嚷著說。

  《鐵山硝煙》電影劇本創(chuàng)作者、黑鐵山起義后人楊金輝提到,“廖容標率部隊轉戰(zhàn)到淄川時,也是給老百姓挑水、看病……老百姓稱廖容標為‘菩薩司令’。就連在延安的毛主席,也知道了山東有個‘菩薩司令’!

  無論是過去,還是現(xiàn)在,一切以人民為中心,是我們黨的成功之道。張店區(qū)中埠鎮(zhèn)副鎮(zhèn)長胡金龍,曾是張店區(qū)民政局派駐房鎮(zhèn)馬營村、灃水鎮(zhèn)梁魯村的“第一書記”。因為屢屢?guī)椭毨Т逯赂、為老百姓做實?2014年3月胡金龍任職到期時,馬營村960名村民甚至“上訪”民政局挽留他。2019年,胡金龍被提拔為中埠鎮(zhèn)副鎮(zhèn)長后,工作干勁依舊不減。2月27日,剛做完心臟搭橋手術,胡金龍馬上參與了“愛心超市”建設和旱廁改造工作。

  位于淄博高新區(qū)的新華制藥,誕生于抗戰(zhàn)時期。從最初的18人治療小組,到如今超過5000人的大型國企,他們同樣始終把人民的需要放在心上。新華制藥黨委副書記徐列表示,“治療黑熱病的斯銻黑克、治療誤食毒鼠強的乙酰胺注射液,全國只有新華制藥在生產(chǎn)。但它們藥效不長,大部分都報廢了。為了應對突發(fā)情況,我們寧愿虧本也繼續(xù)生產(chǎn)!

  一代又一代奔赴國防崗位 

  參加起義的長山中學校長馬耀南,后來犧牲在抗日戰(zhàn)場上。

  我5歲時,父親就犧牲了。我就是看著那些老照片,聽著那些老故事才慢慢走近父親的!瘪R耀南的兒子馬立修,如今也已84歲高齡。頭發(fā)花白的他,幾乎每天都來馬耀南故居轉轉。

  看著屋里掛著的馬耀南照片和資料,馬立修動情地說:“我父親高中時參加王盡美、鄧恩銘組織的反帝愛國斗爭;考入北洋大學后,成為天津學生運動的帶頭人;回到長山中學擔任校長后,開始‘教育救國’之路;盧溝橋事變后,他棄筆從戎,拉起學生隊伍抗日!

  馬耀南在日記中曾寫道:“求有所報命國家,獲取較大代價之犧牲,方不愧生于此世間。”正是在馬耀南的影響下,他的弟弟馬曉云、馬天民也走上革命道路,先后為國捐軀。

  戰(zhàn)爭年代,愛國是拋頭顱灑熱血;和平年代,愛國表現(xiàn)在日常工作中。張店區(qū)金嶺鐵礦西側,有一處曾對外保密的“山西銅礦”舊址,這里曾為新中國的原子能事業(yè)作出過貢獻。80歲的王久全就是當年參與鈾礦開采的一員!霸囼炿A段,地質(zhì)隊沒有過濾設備,我們就用手像擠豆腐一樣往外擰。投產(chǎn)之后還是缺乏設備,只能人工逐塊挑選!闭劦疆斈甑慕(jīng)歷,王久全記憶猶新,“大家都知道有輻射,但是沒人在乎。我們都抱著一個想法——寧可少活20年,也要幫助國家造出原子彈。”現(xiàn)在王久全每天需要吃多種藥,“從來沒去醫(yī)院鑒定是不是輻射導致的,也不需要鑒定。能夠為國家建設出力,本身就很光榮!

  近年來,淄博市高標準完成擔負的全國精準征兵試點任務,兵員征集質(zhì)量持續(xù)走在全省前列,2017年征兵工作量化考評全省排名第一。